个体X和个体Y
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的人生。
她的指尖滑动,屏幕一页页翻过。她看到数据曲线——
4岁:逻辑推理能力远超同龄人。
6岁:空间认知评估接近成人水平。色觉超敏。
10岁:数学能力极强,语音习得能力优越。
13岁:显示出一定的孤独倾向,情感表达较为迟滞。
15岁:出现焦虑症状,自述“总觉得自己缺失了什么”。
——程嘉翎的指尖猛地停在“15岁”这一行上。
她记得,那一年,她开始反复梦到一个影子,一个她永远看不清脸的女孩。她会半夜尖叫着从梦里醒来,被无边的空虚包裹着再也无法入眠。她感觉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被剥离了,她却始终无法找到缺失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她曾以为,这不过是青春期的情绪起伏,是成长中的幻觉。但现在她知道了——这不是幻觉,这是一场被精心cao控的人体实验的后遗症。
她几乎是机械地翻开了“个体Y_成长记录.pdf”。
内容类似,但数据栏的备注部分出现了大量“异常”标注:
5岁:生活环境评估——长期饥饿,社会认知能力发展迟滞。
8岁:行为观察——有反抗性,家庭关系冲突频繁。
12岁:智力评估——推理能力超高,色彩认知能力敏锐,情绪控制能力较差。
14岁:心理状态——高度自卑,表现出攻击性防御机制,焦虑指数上升。
15岁:失踪,无法联系。
正如何晓芹形容的那样,她的人生贫瘠而又卑微,是程嘉翎无法想象的痛苦。程嘉翎看着这几行字,泪水不觉夺眶而出。她感觉自己的心在撕痛,像是每
她的指尖滑动,屏幕一页页翻过。她看到数据曲线——
4岁:逻辑推理能力远超同龄人。
6岁:空间认知评估接近成人水平。色觉超敏。
10岁:数学能力极强,语音习得能力优越。
13岁:显示出一定的孤独倾向,情感表达较为迟滞。
15岁:出现焦虑症状,自述“总觉得自己缺失了什么”。
——程嘉翎的指尖猛地停在“15岁”这一行上。
她记得,那一年,她开始反复梦到一个影子,一个她永远看不清脸的女孩。她会半夜尖叫着从梦里醒来,被无边的空虚包裹着再也无法入眠。她感觉自己身体的某一部分被剥离了,她却始终无法找到缺失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她曾以为,这不过是青春期的情绪起伏,是成长中的幻觉。但现在她知道了——这不是幻觉,这是一场被精心cao控的人体实验的后遗症。
她几乎是机械地翻开了“个体Y_成长记录.pdf”。
内容类似,但数据栏的备注部分出现了大量“异常”标注:
5岁:生活环境评估——长期饥饿,社会认知能力发展迟滞。
8岁:行为观察——有反抗性,家庭关系冲突频繁。
12岁:智力评估——推理能力超高,色彩认知能力敏锐,情绪控制能力较差。
14岁:心理状态——高度自卑,表现出攻击性防御机制,焦虑指数上升。
15岁:失踪,无法联系。
正如何晓芹形容的那样,她的人生贫瘠而又卑微,是程嘉翎无法想象的痛苦。程嘉翎看着这几行字,泪水不觉夺眶而出。她感觉自己的心在撕痛,像是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