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所谓的武功
李恪也不笨,孔颖达也不止一次的夸奖他们俩伶俐。但是,聪明的孩子在天才的孩子面前,差距就体现出来了。
托李泰和李恪的“福”,老先生终于又体会到了为师的焦躁心情。
回到东宫后,李承乾就过上了制度式的生活。
只是每天早晨,负责对他训练的变成了李靖。
李靖依旧没有干涉的意思,每天都是坐在一边看李承乾挥剑斩木桩,一直到他精疲力竭后才离去。
一直用剑斩木桩,一天两天的还能坚持,时间久了,就是李承乾都没了耐心。
剑因为卷刃的原因,已经换了三把,木桩却还是那个木桩,除了痕迹深了好多外,并没什么变化。
托那个一厘米深的痕迹的福,现在挥剑反而比以前更难了。
当一厘米的痕迹变成两厘米的时候,秋日已经远去,天气明显的冷了起来。
只有几摄氏度的清晨,李承乾虽然身穿一身里衣,但是依旧浑身热气氤氲,那是他身上的汗水。
照常的一天,等到李承乾连剑也拿不起来后,李靖才点点头,准备回家。
“卫公,我已经用废了三把剑了,您让我这么干到底是为了什么啊!”
见李靖又是一言不发的要走,李承乾只能叫住了他。
一剑斩断木桩,很明显,根本不是现阶段他能做到的事情。
每天这么枯燥的锻炼,至少也得有一个坚持的理由吧。
本来要走的李靖听到李承乾的声音,微笑着走了回来。
事实上,两个月前,他就已经等着李承乾发
托李泰和李恪的“福”,老先生终于又体会到了为师的焦躁心情。
回到东宫后,李承乾就过上了制度式的生活。
只是每天早晨,负责对他训练的变成了李靖。
李靖依旧没有干涉的意思,每天都是坐在一边看李承乾挥剑斩木桩,一直到他精疲力竭后才离去。
一直用剑斩木桩,一天两天的还能坚持,时间久了,就是李承乾都没了耐心。
剑因为卷刃的原因,已经换了三把,木桩却还是那个木桩,除了痕迹深了好多外,并没什么变化。
托那个一厘米深的痕迹的福,现在挥剑反而比以前更难了。
当一厘米的痕迹变成两厘米的时候,秋日已经远去,天气明显的冷了起来。
只有几摄氏度的清晨,李承乾虽然身穿一身里衣,但是依旧浑身热气氤氲,那是他身上的汗水。
照常的一天,等到李承乾连剑也拿不起来后,李靖才点点头,准备回家。
“卫公,我已经用废了三把剑了,您让我这么干到底是为了什么啊!”
见李靖又是一言不发的要走,李承乾只能叫住了他。
一剑斩断木桩,很明显,根本不是现阶段他能做到的事情。
每天这么枯燥的锻炼,至少也得有一个坚持的理由吧。
本来要走的李靖听到李承乾的声音,微笑着走了回来。
事实上,两个月前,他就已经等着李承乾发